查看原文
其他

和李松蔚聊《再见爱人2》:我们为什么害怕打开这档节目?

GQ Talk GQ报道 2023-03-20

关于在亲密关系中,我们如何自我表达,如何对外言说;也关于在私人情感进入公共讨论后,我们如何“观看”亲密关系。

 




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《再见爱人2》已于2月7日收官。相比第一季的“治愈之旅”,这一季所展现的婚姻矛盾更现实,所披露的情绪浓度更高,随之而来的舆论纷争也更多。

很明显的一点是,这季观众自发进行了更多对于心理知识的科普与分析。在各类讨论中,PUA、PTSD(创伤后应激障碍)、NPD(自恋病态人格)等心理学概念被高频引用,成为自我分析和评判一段关系强有力的方法论。

心理咨询师李松蔚也参与了《再见爱人2》的录制。在第十期的节目中,他借助三对嘉宾各自描绘的婚姻画像,和他们进行了对话。这并非心理咨询——有严格的设置和伦理要求,而是“一个懂心理学的人陪他们做一个公开性质的聊天”。

这是李松蔚第一次进入真人秀幕后,他跟访了15天时间(保留了最终抉择的悬念)。除了这场出镜拍摄,他隐身于导演监控室内,为节目策划提供专业视角。更多的职责,则是为舟车劳顿中,压力负荷的节目组提供心理支持,同时在一些时刻,直接暴露了自己的无助。导演组有人开玩笑,看到连心理咨询师也会崩溃,觉得自己好一点了。



在节目逐渐浮现出更多公共议题后,我们和李松蔚聊了聊。他以“在场”的经验,为我们的对话提供了一些“场外视角”。比如当私人情感进入公共讨论,真人秀需要划出的边界,观众必定受限的视角。我们讨论的与其说是具体个体,不如说是带着各自经验所能理解的亲密关系样本。

我们也进入到他熟悉的工作领域,和他探讨了在一段关系中,“语言的藩篱”如何成为彼此之间的阻碍。比如,当语言无法传递复杂的感受,一些重复性的、有伤害力的话语,会不断脱口而出。艾威不断强调Lisa“打麻将”、卢歌对苏诗丁说“我不认识你了”,背后的情绪和声音是什么;再比如,迂回试探的语言也许会模糊行为的边界,让彼此深陷攻防的拉锯;主动或被动语态的选择会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意识,以及难以觉察的沟通和互动模式。一模一样的感受,我们可能会说“我不舒服”,也可能会说“你让我不舒服”。

最后,回到屏幕之外,我们回溯了“观看”的位置。在观看他人的情感生活时,我们也看到了自己,看到了自己与他人、与世界的关系。比如一些观众发现,在2022年的年末,他们有点害怕打开这档节目,嘉宾的情感撕扯甚至激发了一点自己的创伤体验。这或许就像这季的主题词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”,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缩影,“如何观看”同样是这场真人秀的一部分。

而这样的媒介属性,使得我们始终对真人秀的“真”感到犹疑。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视角,如果细心回看节目,会发现人瞬间的反应所流露出的心意,会穿过个体对于摄影机的觉知,被捕捉、被记录。因此,真人秀也许呈现出了某种“超现实”,超越了日常对于真实的界定。

李松蔚发现,这趟旅程拓宽了他理解人们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光谱。毕竟,在他日常工作的夫妻咨询中,几乎没有离异夫妇在分开多年后进入咨询室重新梳理彼此关系。也不会有几十台摄影机对着拍摄、几百万人围观、几十万条评论涌现。

他说,我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,如果有多余的心理能量,我们可以这样或那样的观看,但如果心理能量低,也可以选择把它关掉,让它和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点距离。

以下为这场对话的shownotes,更完整的语境和讨论请点击音频条收听。或在小宇宙、喜马拉雅、网易云音乐等播客客户端,搜索“GQ Talk”订阅收听。


嘉宾

李松蔚,临床心理学博士,心理咨询师

 

主播

靳锦、康堤,GQ报道编辑

 



SHOWNOTES



在现场


04:45 李松蔚跟访节目15天的感受和观察:工序庞杂,舟车劳顿
07:42 为节目组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支持,以及自己的“崩溃时刻”
11:05 第一季是“无心插柳”,第二季成为“心理知识科普课”
李松蔚:第一季有点像无心插柳,因为当时大家不知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节目,要讨论到什么程度。最初的印象可能是,它首先是一个旅行,在这个过程当中“捎带手”地去把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一些体验和困惑拿出来讲一讲。但并不是硬性任务规定今天必须要谈到哪里,而是在一个被滋养的、舒适的环境里,自然进行的深度的自我探索。到了第二季,已经有了模板在前,每一个嘉宾在进入到这段旅程的时候,可能都思考过,在这18天里我们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,我们要如何呈现出关系里最硬梆梆的部分。而这时,亲密关系的延展空间就会变小,更多变成一个是或否的答案。第一季像亲密关系必修课,第二季像心理知识科普课。
17:07 这段旅程对于心理咨询的工作带来了哪些启发





语言的藩篱

19:55 Lisa与艾威:“打麻将”,旧式婚姻中的权力关系,新旧剧本交替里的感动和不适
李松蔚:上野千鹤子说,婚姻是一个安全防护用品。这句话在这个案例里边特别合适。艾威对于婚姻的理解显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、旧式婚姻的模式。只不过在这个旧式婚姻里,因为Lisa的健康问题,体现出了这种“旧”里非常亮眼的部分——艾威的不离不弃和责任感。在Lisa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,立刻给予了可能所有人看到都会感到动人的照护。

这样的责任感,一方面可以使得双方作为共同体来面对命运的无常,但背后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声音,“你是属于我的,我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。你也要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。”Lisa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也非常符合艾威心目中的一个“好妻子”的恭顺形象,但只有打麻将这件事,她不讲话,默默听着,看起来也不是很开心,但也不妥协。对Lisa而言,这是一个隐藏的边界,“我不会让你有权力干预到我这一块私人生活”。

因此打麻将这件事对艾威来讲就是一根刺,是99%服从里缺失的那1%。而对Lisa来讲,这1%是我一定要守住的。新旧两种剧本、两种模式刚刚好发生在这“1%”的交锋里。我觉得很多观众也敏锐捕捉到了这1%,哪怕在第十期的“高光时刻”,艾威说,好了,我们不离了。很多观众会很感动,但事后依然会觉得,问题没有解决。

我心里设想过的一个出口是,Lisa可以更勇敢地离开这段关系。后来我试探地问了一下,Lisa还是想要回到这段关系里面,她割舍不下很多东西。这个我也非常理解。当一个人有了一点点的独立意识,它会是一颗种子,有一天会变得越来越茁壮,到最后可能结出来的果实就是要为自己的生活、选择负责任。

艾威在节目中有一段话说,我觉得Lisa是更强势的。所有人听到这句话都是“嗯?”缓缓地打出一个问号,但我觉得也许在艾威说这句话的时候,他心里边真的是这种感觉。因为他知道他既无法离开婚姻,他也无法改造Lisa,又得不到他认为的那个剧本里应得的回报。这些所有复杂的感受最后就变成了“打麻将”三个字。 



34:11 苏诗丁与卢歌:“你变了”,简单与复杂,身体自主权,原生家庭理论

李松蔚:人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边界,哪怕是在婚姻里。这可以作为我们亲密关系的起点,当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有权利拒绝我的时候,双方才认为我们有必要去互相沟通、去了解彼此,并共同努力将关系调频到一个更和谐的状态当中。如果任何一方觉得只要我有需求对方就有义务配合我,这时就完全剥夺了还需要经营这段关系的可能性。

对于“不要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带到婚姻里来”这种说法,我会理解为一种话术,这个话术背后想表达的是,当我和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,我希望对方可以更多地按照我期望的模式来运作,一旦牵扯到别的因素,我就倾向于减轻这些因素的权重,否则我对这个关系不满意。作为咨询师,当我听到这样的说法,我不会去讲原生家庭为什么很重要,而是会告诉他们,亲密关系可能就不是一个让人完全满意的关系,它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——经济的问题,健康的问题,原生家庭的问题,总有一款会让人崩溃。


55:21 张婉婷与宋宁峰:“我在哪儿”,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,无法验证的爱

李松蔚:我们做家庭咨询的时候,经常会遇到一个悖论。当一方强烈表达自己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,我们经常会看到对方已经给TA提供了这个需要,但是强烈表达的这方会认为这不是我要的。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过生日我要礼物,但当对方买了这个礼物后,你会觉得这是因为我要求你你才买的,你不是真心的。当一个人把TA所有的需求都用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喊出来时,在心理层面会觉得对方只不过做到了我所要求的,依然会对关系产生怀疑。

67:22 当使用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时,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






屏幕之外

80:37 为什么看节目会体验到PTSD 
李松蔚:我认为节目本身不可能构成创伤源,只能是一个trigger。它有可能激活的是一些我们生活当中自己经历的、看到的、想起的一些类似的处境。类似我们观看一些新闻时,会感到“这个事不对”,“我怎么能够活生生地看着这么一件事情发生”,它有点打破了我们心里所认为的公平世界的假设。
88:31 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,同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
95:29 舆论观察:表达阐释空间的大小,叙事者位置的强弱
102:08 我们在这档节目中所感受到的温暖瞬间
当一个人极度脆弱的时候,TA好像就迎来了一种契机——我可以被另外一个人看到,也能够被另外一个人靠近。我常常觉得亲密关系是一个“死而后生”的关系。   







听了李松蔚的讲述

你有什么想说的

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